位於韓國東部慶尚北道的慶州市,曾為新羅王朝的都城長達一千年,新羅在西元1世紀至10世紀期間繁榮昌盛,當時善德女王活躍於朝野,與日本的貿易也開始蓬勃發展,這裡擁有眾多始建於公元七世紀左右的歷史遺跡,有一些已被列為世界遺產。
位於吐含山東側的石窟庵和佛國寺,是由當時的宰相金大成在8世紀統一新羅時期建造的。據說,石窟庵是為他前世為父母建造的,而佛國寺是為他今世父母建造的。石窟庵建於751年,完工於774年,位於吐含山山頂,是用花崗岩鑿成的人工洞窟,內部呈穹頂狀。中心佛像為左手結印的坐佛,圓頂和迴廊由360多塊石板構成。佛國寺建於751年,竣工於774年,鼎盛時期,佛國寺曾有60餘棟建築,十分繁榮,但在朝鮮時代遭到破壞,規模逐漸縮小。現在的佛國寺在20世紀進行了大規模重建,因此幾乎沒有留下當初建造時的遺跡,但主要保留了正殿橋樑和多寶塔帶有金字塔形屋頂的雙塔,可以看到當時新羅時代的石雕技術。
佛國寺東側的大雄殿是正殿,象徵釋迦如來的來世。西側的極樂殿與大佛殿相對,象徵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。然而,它在16世紀的文祿-慶長戰爭中被摧毀,現在的建築是近代重建的,因此只留下了過去的基座。寺內供奉的金豬像是為了紀念2007年在寺內發現的金漆木豬像。據說觸摸它會帶來好運,甚至有人因此中了樂透 。
這篇文章 世界文化遺產 慶州石窟庵和佛國寺 最早出現於 太陽網。